飞牛首款全闪合作硬件NAS|零刻ME mini上手体验
编辑前言
前段时间很幸运成为了飞牛首款合作硬件零刻ME mini的体验官,我也收到了这款产品,相信很多人对这款产品感兴趣,作为飞牛第一款合作NAS产品,对比原型机零刻ME mini有哪些改变,对比自装的飞牛系统又有哪些新功能,本篇文章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。
简单开箱
1、包装风格,一个正方形的小盒子,包装正面和侧面都印有飞牛零刻,表明了这是一款飞牛硬件联盟产品。
2、拆开包装来看机器本体,因为全闪所以机器可以做的很小,加上白色机身,小小的很可爱(参考物可乐 330ML)
3、机器正面和背面的io接口图,左右两侧和底部有进风口(后置USB接口为 5Gbps 速率,前置Type-C和USB接口为 10Gbps速率以及HDMI2.0 接口最高支持4K60Hz输出)。
4、配件部分,电源线、网线、螺丝刀、螺丝脚垫、说明书。
机器内部
1、拧开底部四颗螺丝,向上拿起顶盖,即可安装M2 硬盘,机器共计 6 条m2 硬盘插槽,其中 4 号盘位安装了飞牛系统盘,其他空余的 5 个插自行拓展m2 硬盘,支持规格为 2280,硬盘靠内为导热片,所以安装的固态硬盘最好是单面颗粒的,便于散热。
2、机器位于正面集成了WIFI网卡芯片并配有天线,型号为intel Ax101NGW,机器是内置电源,电源模块在机身背面,最大功率为 45W。
3、接下来是机器顶部,硕大的金属CPU散热器,一颗 8cm的风扇从底部和机身两侧抽风排出CPU和固态硬盘产生的热量。
4、机器的内部做工和细节还是非常不错的,设计也比较合理,受益于全固态形式,机器本体可以做到很小,而且电源内置,好评。
硬件参数
飞牛版本零刻ME mini参数基本等同于零刻ME mini,下面图片来源于飞牛官网。
对比零刻ME mini硬件变化
CPU变化
飞牛版本ME对比零刻版本CPU从n200 变为了N150,N150 对比N200 构架升级了,但主频降低了 0.1GHz,核显从 32EUs降级到了 24EUs,主频从 750MHz升级到了 1GHz,总结性能半斤八两,都是低功耗小主机CPU,广泛用于NAS中,对于数据存储来够用了。
存储变化
对比零刻版本ME,飞牛版本去除掉了内置的 64Gemmc存储,换成了一条 128G的SSD作为飞牛系统盘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飞牛系统安装在 4 号盘位上,4 号盘位接口为PCIe3.0x2,同时兼容sata协议的m2 硬盘,其他盘位接口为PCIe3.0x1,可以放存储盘。因为接口速率限制和散热条件,建议选择pci3.0 的单面颗粒硬盘即可,下图附上各PCIe通道速率和理论吞吐数据。
5年硬件保修
对零刻ME小主机 1 年的保修,飞牛版保修增加到了5年,因为是合作款,保修也是零刻提供的。
对比DIY飞牛软件变化
新增硬盘盘位标识
在硬盘信息中零刻版本飞牛新增了硬盘盘位标识,DIY款中是没有的。
设备信息专属图标
设备信息右➡️设备名称多了零刻mini me的专属图标。
硬件和电源定时开关机
设置中多了硬件和电源设置选项,可以对机器的来电自启和定时开关机进行设置。
备份和还原新增还原出厂状态
相册AI模型内置
DIY飞牛需要下载较大的AI模型文件然后安装,因为模型文件较大,安装失败率很高,零刻版本飞牛相册AI模型已经被内置到了存储中,安装好相册后模型会自动解压安装,对比diy款需要手动安装模型方便了不少,属于新手友好型。
飞牛相册的AI识别能力非常好用,对于照片比较多的我来说找照片要方便非常多,遇到需要的照片直接搜索即可。
场景识别也很好用,可以使用特定语句来搜索相关图片,比如在海边散步、北京的落日等。
5 年内网穿透高级版服务
自装版本飞牛送的免费内网穿透速度为 2Mbps(实际使用速率为250KB每秒)零刻版本飞牛送了 5 年的高级内网穿透,速度为 12Mbps(实际使用速率为 1.5M每秒)
这个速度对于日常备份照片和文档是够用了,如果看视频的话那就需要转成较低码率了,当然也可以每年花费 99 元升级到专业版本,这样 40Mbps的速率基本能跑满绝大部分家庭宽带的上行了。
全闪+2.5G网络
另外关于飞牛全闪但是在只给了两个2.5G网口我谈一下我的想法。
全闪的优点
-
没有机械硬盘结构,日常使用噪音很低
-
同等规格配置下,全闪NAS的功耗很低
-
固态硬盘的传输速度可以满足 10G以上的高速内网传输需求
全闪的缺点
-
贵贵贵
关于零刻飞牛搭载双 2.5G 网口的争议,不少人觉得 “全闪置配 2.5G 网口” 不合理,认为既然上了全闪就该搭配 10G 以上网口,但这种想法其实多少受了博主观点的影响,忽略了实际使用场景与成本 ,在目前家用使用场景来说,2.5G还是目前最具性价的选择,万兆局域网并非只换个网口那么简单,需要交换机、路由器、电脑等整套设备协同升级,可目前多数人用的路由器最高也就是 2.5G接口,针对零刻ME这台机机器2.5g接口速度是够用的,为用不上的功能多花钱实在不划算,再看实际传输体验,日常更多是图片、文档、小视频等混合型零散文件,这时即便有万兆网口,也会被机械硬盘的 4K 性能拖后腿跑不满速度,反观零刻飞牛的 “全闪 + 2.5G” 组合,全闪硬盘没有机械硬盘的 4K 瓶颈,拷贝混合型文件时速度会跟稳定一些,实际体验也会比机械硬盘场景下体验好很多,下面附上飞牛NAS局域网速度传输测试数据。
飞牛部署speedtest,然后使用局域网电脑访问测试速度。
局域网2.5G大文件拷贝(飞牛➡️Windows)
局域网 2.5G小文件拷贝(照片,飞牛➡️Windows)
我对飞牛还有那些期待
飞牛同步
完善飞牛同步功能,目前对于我 256G容量的MAC来说,按需同步是刚需,另外希望尽快加入终端文件分享功能,以及版本控制。
ISCIS存储
将飞牛作为PVE等后端存储,需要挂载磁盘,NFS挂载目前还是无法满足需求,当需要用到块级文件存储挂载的时候就得使用ISCSI协议了。
硬件方面
高扩展性、高可玩性,我是虚拟机重度使用者,希望飞牛在虚拟化方面继续优化,并且尽可能提高硬件性能等,期待 10 月份的新品。
总结
文章主要列出了飞牛版ME mini对比零刻版ME mini在硬件方面有哪些新的改变,深度定制的系统对比自装飞牛系统有哪些优化,关于飞牛系统体验的文章我之前写过这里就不在重复写了,当然对飞牛感兴趣的完全可以使用虚拟机安装一个飞牛体验,这样直观感受更好,总体来说这次飞牛合作版本硬件上手体验我还是比较满意的,机器小巧、内置电源,全白色机身放在家庭任何环境中也比较好看,另外全闪+低功耗CPU,机器的噪音非常低,可以忽略不计,飞牛系统也一如既往的简单好用,因为是官方硬件联盟产品,对于小白更友好了,属于到手开箱即用的产品,飞牛同步的上线也补齐了电脑端同步备份的最后一块拼图,等按需同步的上线我就能彻底放弃Drive了,另外价格方面目前已经出来了 1299,对比零刻版本ME mini对了飞牛深度适配系统,5年保修、还有5年的高级内网穿透服务,我感觉100多的溢价是值得的。
- 1
-
分享